校友之窗

Alumni window

傑出校友

當前位置: 首頁 >> 校友之窗 >> 傑出校友 >> 正文

永利集团優秀校友錄(十七)吳紅靜——​勤奮好學、自強不息、刻苦鑽研、勇于創新

發布日期:2020-06-04    作者:     來源:     點擊:

吳紅靜,女,漢族,中共黨員,湖北襄陽人,永利集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16級學生。她是個單親家庭的農村女孩,卻有一顆不屈于平凡的心。學習中,她刻苦勤奮,成績名列前三名,并多次獲國家勵志獎學金、兩次獲國家獎學金等多項榮譽,“每天像陀螺上了發條似的學習”同寝室室友這麼形容她。在生活中,她懂得奉獻,經常抽出身去養老院陪老人唱歌、聊天,四年間她的志願服務累計時長達1000小時,次數達200餘次。實踐中,她敢打敢拼,“鑽研專業總時長達7200小時,待在實驗室超過4800小時”,大學期間共獲得國家級競賽類榮譽三項、獲省級競賽類榮譽五項、發表發明專利2項,實用新型專利7項,發表論文4篇,她是班級公認的“機械能手”和“實驗室狂人”。

勤奮好學 自強不息

在同學們的眼中,吳紅靜是個具有傳奇色彩的牛人。各類活動積極參加,成績排在班級前列,志願服務有她的身影,多次被評為校級優秀學生幹部、三好學生,多次取得校級、省級、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等各種獎項,大家直呼她是“機械狂人”、“三好學生”。

在生活中,吳紅靜懂得奉獻、樂于助人。開學之初她就積極參加了青協志願者。大一時曾參加保護漢江的志願服務,趕最早的公交到漢江邊上,清理垃圾,宣傳服務,為周邊的居民樹立保護漢江的觀念;她多次去敬老院看望服務老人,并籌款為家庭貧困的老人捐贈物資......

大學四年期間,她的志願服務累計時長達1000小時,次數達200餘次。在她心中,她認為就是要在奉獻中擔當曆史使命,奉獻自己的力量來回報他人和社會是件快樂的事情。

在學習中,吳紅靜勤奮努力、艱苦奮鬥。她牢記自己是一名學生的身份,并将奮鬥作為人生的信念,學習作為人生的主題。吳紅靜的大學四年時光幾乎都是在學習中度過的。她沒有燈紅酒綠的聚會生活,也沒有在操場三五成群暢談的閑暇時光。她早已習慣了早出晚歸的學習生活,一整天都泡在實驗室;她擅長抓住自己的興趣點投入大量的精力,做到術業有專攻。

她深信,隻有具備強大自制力的人才不會在大學生活中迷失自我。也正是她這種持之以恒對待學習的态度,使得她的學習成績在班級中名列前茅,并于在校期間多次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、國家獎學金等多項榮譽。

在實踐中,吳紅靜刻苦鑽研、不斷突破自我。吳紅靜來自農村,是單親家庭。從小和母親、弟弟相依成長的她不僅懂事聽話,還成為了家中的頂梁柱和弟弟眼中的“超人姐姐”,電燈泡壞了她修、家裡電器出故障了她拆開來沒一會就研究裝置好了。“因為對機械産生了極大興趣,高考報志願時她毅然選擇報名了永利集团的機械工程專業”。

刻苦鑽研 勇于創新

入學近四年,在學習研究的道路上吳紅靜敢打敢拼,取得了驕人的成績。如今被稱為“機械達人”的她,起初也并非一帆風順,大二第一次參加校内模拟比賽她和團隊的夥伴們就吃了閉門羹,分數低,模拟比賽的設計圖不成熟。隊友覺得自身知識儲備不足,想要放棄,但吳紅靜覺得,萬事開頭難,遇到困難絕不能打退堂鼓。

她化壓力為動力,認真學習專業知識,夯實基礎;積極參加學校教學團隊組織的創新創業培訓,增長學識;她曾圍繞一個設計創作中的難點,硬是把Autocad、Proe、Ansys、Matlab等多個專業軟件學了個遍。

“鑽研專業總時長達7200小時,待在實驗室超過4800小時”……她幾乎放棄了自己所有的假期,“每天像陀螺上了發條似的拼命”同寝室的室友更是這麼形容她。時間一久,她便變成為了班級同學公認的“機械狂人”和“實驗室能手”。

她參加的首次大型比賽是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。由于這次比賽是在機械領域含金量頗重,再加上對創新有着更高要求。為了達到最高标準,吳紅靜經常将設計好的模型推倒重來,一遍又一遍......

在作品設計出來之後,需要找工廠制作、安裝、調試。那段時間,“方便面”成了她的行軍幹糧、“作模具的工廠成了她的作戰場地”。“比賽設計中中經常會遇到不懂的難題,隊員們都不懂,我就在網上買各種參考書籍,一點一點摳難點,常常一個人琢磨就是一整天,學會了再交給隊員們”。終于,在她的努力下,她和她的團隊成員在此次全國大賽中獲得了國家級二等獎。

努力創造奇迹!2018年和2019年,她和她的團隊連續獲得國家級機械創新大賽榮譽三項、省級大賽榮譽五項,并且她個人在大學期間共發表發明專利2項,實用新型專利7項,發表論文4篇。她用實際行動将“創新精神”傳遞給所有認識她的人,讓青春之光閃耀在為夢想奮鬥的道路上。

吳紅靜說,自己一直有一個報國夢: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研究者參與到機械研究制造中,開發出更加堅實、有價值的科研成果,為自己的祖國貢獻出微薄之力、不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!


上一條:機械學院2021屆優秀畢業生事迹材料 下一條:永利集团優秀校友錄(十六)劉 慶——​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

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