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近年來,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以學科競賽為抓手,着力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,将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,大力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,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。2018年,學校學生學科競賽取得全國本科高校學生學科競賽排名第84位的好成績。3月29日,學校召開學科競賽總結表彰暨工作推進會,以下是我院學生周靖航的交流發言。
謝謝創新創業學院給我這份榮譽,讓我代表曆年來在各項學科競賽中取得成績的學生團隊發言;謝謝學校給我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科競賽氛圍,讓我們組能心無旁骛、不計得失,在賽場上堅持挑戰自我;謝謝我的指導老師及實驗室的小夥伴們,我的成長離不開你們的培養和幫助。
我是第三學期經過層層選拔進入機械學院智能控制實驗室的,進入實驗室後,直接面對的就是 2018 年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大賽邏輯控制賽項,控制對象是6部10層電梯,由計算機程序自動評分,控制程序編寫的越是穩定和完善,分數就越高。我們團隊精心打磨的程序拿到了整個賽區第三名的分數。回首備賽之路,我從一張白紙學起,到最後将賽題吃透,多少辛苦!由初賽前的組隊和對電梯群控算法的設計,到賽前奔波外地集訓,進入決賽後又面臨設備和任務的不确定,每一步都充滿艱辛和挑戰,但我們都堅持着闖過來了。
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艱苦奮鬥,要想取得好成績,必須腳踏實地,刻苦訓練。要大力發揚工匠精神,做到敬業、專注,以及大膽的嘗試。由于我校沒有比賽所需的硬件設備,賽前我們需要借用三峽大學的實驗室,為了能更好的測試程序,我們一趟趟的在襄陽和宜昌兩地之間奔波往返。這一階段的調試過程,不僅加深了我們對理論知識的認知,也極大地鍛煉了我們的邏輯控制設計開發能力、調試能力和故障診斷與排除能力,培養出了高度的團隊合作精神,參賽隊伍就是一個整體,每當遇到難題的時候,大家分工明确,相互配合。在最終比賽時,我們的電梯初始化程序受到比賽錯誤指令幹擾,觸發了電梯安全模塊指令,電梯報警,緻使電梯初始化無法完成,我們及時更改初始化方向避開雷區,成功晉級。
在北京化工大學總決賽時,連續三天上午比賽,下午培訓,晚上在寝室改程序,高強度訓煉下,我們的能力也得到極大的開發,但在網絡搭建賽項中,由于隊伍在這方面整體實力有短闆,因此物聯網方面,我們表現得很糟糕,好在有指導老師及時鼓勵,其他兩項發揮正常,最終獲得國家二等獎。
參加大賽是我成長過程中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經曆,比賽中我們所汲取到的經驗教訓将終身受益。和國内名校學生同台競技,讓我們看到了我們普通高校學生的巨大潛能,也認識到了隻要努力,一切皆有可能。對于團隊每一名成員來說,參賽過程是一次創新與思考結合的過程,更是一次學習與實踐共生的體驗。在實踐中完善知識體系,在困難中學習不懈堅持,競賽豐富了每一位參賽成員的學習經曆,加深了對知識實際運用的把握能力,明确了今日之學如何為明日所用,我們會繼續努力!
上一條:學科競賽經驗交流-教師的科技創新是學科競賽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幫助
【關閉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