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新創業

當前位置: 首頁 >> 學生工作 >> 創新創業 >> 正文

學科競賽經驗交流-教師的科技創新是學科競賽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幫助

發布日期:2019-04-22    作者:     來源:     點擊:

編者按:近年來,永利集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以學科競賽為抓手,着力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,将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,大力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,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。2018年,學校學生學科競賽取得全國本科高校學生學科競賽排名第84位的好成績。3月29日,學校召開學科競賽總結表彰暨工作推進會,以下是我院教師劉德政的交流發言。

做了一名老師才深深地體會到,大學老師這個工作對人的專業素質和能力要求非常高,不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,是不能勝任這個神聖職業的。所以我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。我經常泡在實驗室,面對實驗數據做精細的測算;經常深入企業,在施工現場,看工人的施工,向企業的工程師請教,向企業的老總讨教,了解市場和企業的需求。較長時間的積累,2018年我迎來了科研上的爆發:當年以項目主持人身份獲批各種縱向/橫向科研項目10餘項,獲得科研經費近160萬元;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3篇,其中SCI論文3篇、EI論文2篇、CSCD論文4篇、CSSCI論文2篇、北大核心2篇;申報相關專利10項,其中發明專利6項、實用新型專利4項;同時獲得了第十九屆襄陽市優秀自然科學論文一等獎(排序1)及二等獎(排序1);出版學術專著1部。

互聯網+大賽是一個綜合性賽事,是當前國家層面師生參與面最廣、參賽人數最多、影響最大的賽事。如何精選參賽項目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指導老師面前的重要問題。湖北又是一個高教大省,省内有衆多的部屬高校,學校作為一個地方性高校,要想在高手如林的競賽中獲獎,确實是非常困難。

面對困難怎麼辦?隻有迎難而上,不退縮,堅持就有可能取得成功。正是憑着這股理念,在2018年第四屆互聯網+大賽中,我和我們團隊指導的“高效智能全位置焊接系統”獲得了省賽的金獎,并且在金獎項目中排第22位,獲得進軍國賽的資格,并最終在國賽中獲得銅獎,實現了學校互聯網+大賽省賽和國賽獲獎層次的突破。認真回望指導學生參加互聯網+大賽的經曆,我覺得要想在互聯網+大賽中取得好成績,主要要做到以下幾點:

一、指導教師要有豐厚的專業積累,要有良好的科研能力,要能深入企業,有可以轉化的科研成果。“高效智能全位置焊接系統”就是我們團隊深入六化建,了解到企業在焊接管道時,存在着大量焊工短缺的背景下,結合我們平時的科學研究而研發的一套能夠自動識别焊接的技術。這個技術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,在石油管道、天然氣管道的施工中用途廣泛。

二、提前準備。我們從2017年就開始積極準備,從我們平時和企業聯合研發的項目入手,精選當下具有廣闊市場前景,且具有技術含量的“管道全位置焊接系統”項目,組建學生團隊,按照大賽要求,積極組建公司,聘請财務指導老師、市場分析老師等一起精心撰寫項目申報文本。在撰寫申報文本的同時,就要求學生按照大賽的要求組織路演,一遍又一遍的路演,學生在台上講,我們指導老師在台下看,針對路演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,不斷地進行修改,力争做到盡善盡美。

三、要積極主動的請相關專家對項目進行精準指導。專家接觸的賽事多、了解大賽的評審規則,所以我們在完成申報文本的撰寫後,就帶着本子跑專家,請專家評委對我們的申報文本提出修改意見,請相關評委到學校現場指導學生的路演,正是這一次次的路演、一次次的請專家指導,我們的項目才能走進省賽的現場。

四、跨學科組建教師指導團隊和學生參賽。互聯網+大賽是一個綜合性賽事,申報文本既要有技術含量,又要有财務報表、市場營銷的策略,所以單打獨鬥是萬萬不能的。我們的項目在進入省賽後,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優化了我們的指導老師團隊和參賽學生團隊,請了财務和市場營銷的老師、甚至演講和禮儀的老師,一起組建新的指導教師團隊,以便于我們能夠從各個方面加強對參賽學生的指導。學生團隊中從經管院挑選了一個懂财務的、一個演講表現好的,再加上我們以前做技術的,組成了一個新的“F4”戰隊。

五、對大賽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精雕細刻,做到每一個環節都是精品,不出絲毫纰漏。确定我們的項目參加省賽的複賽後,在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的組織下,我們團隊又對申報文本進行了打磨,再次請相關專家評委提出修改意見,再次進行一遍又一遍的路演,做到讓參加路演的學生在路演時彬彬有禮、落落大方,展現出當代大學生的青春活力,對申報文本要求的視頻,再次的補充相關材料,進行加工,保證讓視頻在播放是既有視覺的沖擊力,又有技術的含量,加上項目本身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,讓評委尤其是投資人評委眼前一亮。對參賽學生的服裝,我們也進行了統一,這樣看起來,整個參賽團隊就充滿了生機與活力。

在以後的工作中,我和我的團隊将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的科學研究,更加深入企業一線,做好成果轉化。在指導學生學科競賽時,堅持培養與選拔相結合、學習和競賽相促進的原則,在學習中培養競賽人才,通過競賽促進學習提高,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,提高學生創新能力。

上一條:我校與湖北象牙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建實踐育人基地 下一條:學科競賽經驗交流-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艱苦奮鬥

關閉